本页面
【文章导读】毕业实践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姓名班级导师专业年月日目目录录摘要引言引言第第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第第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第第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正文】
毕业实践论文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姓名班级导师专业年月**日目目录录摘要引言引言第第11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1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1第第22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22.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2第第33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33.1防火墙技术33.2数据加密技术33.3系统容灾技术43.4漏洞扫描技术43.5物理安全4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无穷的资源,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引言:在信息时代,信息可以帮助团体或个人,使他们受益,同样,信息也可以用来对他们构成威胁,造成破坏。因此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第第11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1.11.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
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
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与防范论文,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第第22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2.12.1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网络上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与防范论文,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DOS()和(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第第3.13.133章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指网络之间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
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的安全应用措施。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由于它简单实用且透明度高,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网络应用系统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所以被广泛使用。据预测近5年世界防火墙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74。目前,市场上防火墙产品很多,一些厂商还把防火墙技术并入其硬件产品中,即在其硬件产品中采取功能更加先进的安全防范机制。可以预见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防火墙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可渗透。在过去的统计中曾遭受过黑客入侵的网络用户有三分之一是有防火墙保护的。
也就是说要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还必须有其他一系列措施,例如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需要说明的是防火墙只能抵御来自外部网络的侵扰,而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却无能为力。要保证企业内部网的安全,还需通过对内部网络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来实现。3.23.2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 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加密技术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匙管理技术4种。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是以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为目的,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有线路加密和端口加密两种方法;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的目的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数据加密在许多场合集中表现为密匙的应用,密匙管理技术 上是为了数据使用方便。密匙的管理技术包括密匙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与销毁等各环节上的保密措施。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加密来保障网络的安全可靠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机密信息的泄漏。另外,它也广泛地被应用于信息鉴别、数字签名等技术中,用来防止电子欺骗,这对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33.3系统容灾技术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只有防范和检测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灾难容忍和系统恢复能力。因为任何一种网络安全设施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一旦发生漏防漏检 ,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此外,天灾 、不可抗力等所导致的事故也会对信息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就要求即使发生系统灾难,也能快速地恢复系统和数据,才能完整地保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现阶段主要有基于数据备份和基于系统容错的系统容灾技术。数据备份是数据保护的最后屏障,不允许有任何闪失。但离线介质不能保证安全。数据容灾通过IP容灾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容灾使用两个存储器,在两者之间建立复制关系,一个放在本地,另一个放在异地。
本地存储器供本地备份系统使用,异地容灾备份存储器实时复制本地备份存储器的关键数据。二者通过IP相连,构成完整的数据容灾系统,也能提供数据库容灾功能。集群技术是一种系统级的系统容错技术,通过对系统的整体冗余和容错来解决系统任何部件失效而引起的系统死机和不可用问题。集群系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本地集群网络和异地集群网络等多种形式实现,分别提供不同的系统可用性和容灾性。其中异地集群网络的容灾性是最好的。存储、备份和容灾技术的充分结合,构成的数据存储系统,是数据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存储网络化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存储器,将越来越让位于一体化的多功能网络存储器。3.43.4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是自动检测远端或本地主机安全的技术。
它查询TCP/IP各种服务的端口,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收集关于某些特定项目的有用信息。这项技术的具体实现就是安全扫描程序。扫描程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出现存的安全脆弱点。扫描程序开发者利用可得到的攻击方法,并把它们集成到整个扫描中,扫描后以统计的格式输出,便于参考和分析。3.53.5物理安全为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与防范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毕业论文)珍藏版本,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为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在物理安全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1产品保障方面:主要指产品采购、运输、安装等方面的安全措施。2运行安全方面:网络中的设备,特别是安全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能够从生成厂家或供货单位得到迅速的技术支持服务。
对一些关键设备和系统,应设置备份系统。3防电磁辐射方面:所有重要涉密的设备都需安装防电磁辐射产品,如辐射干扰机。4保安方面:主要是防盗、防火等,还包括网络系统所有网络设备、计算机、安全设备的安全防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个综合性和复杂性的问题。面对网络安全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越来越快的信息化进程,各种新技术将会不断出现和应用。结束语结束语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网络安全威胁的客观存在。我国日益开放并融入世界,但加强 和建立保护屏障不可或缺。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在某市信息安全工作会议上说:“信息安全是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 的重大问题。近年来,
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清楚,信息时代所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国家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同时也涉及国家的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因此,可以说,在信息化社会里,没有信息安全的保障,国家就没有安全的屏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强调也不过分。”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都把网络监管提到新的高度,上海市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部门提出采用非对称战略构建上海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其核心是在技术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用强化管理体系来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信息安全工作能跟随信息化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参参考考文文献献1陈斌.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御J.
信息技术与网络服务,200( ):3537.2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M.北京: ,2001.3朱理森,张守连.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M.北京:专利文献 ,2001.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 ,2003.致谢(略)1.基于单片机单片机单片机单片机直流电动机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3.基于单片机单片机(8)05PV8/A内嵌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4.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5.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调节器6.基于单片机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7.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单片机的TCP/IP9.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协议栈的实现10.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12.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13.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14.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15.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16.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17.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单片机实现18.一种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轴快流CO。
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19.基于双单片机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20.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21.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22.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机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23.基于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24.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机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25.基于PIC单片机单片机的智能手机机充电器26.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27.基于单片机单片机28.基于单片机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29.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单片机系统30.单片机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