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学分4,学时6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现代高等网络教育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应用基础_26459,以及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习、工作和生存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遵循网络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继续教育的特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过程,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课程基本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其应用;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本课程的授课学时:60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4学分。学时1.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2计算机的工作特点1.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4信息与信息化社会基本要求:一、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二、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特点;三、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用途;四、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内容:重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难点:计算机的工作特点。学时2.1计算机硬件系统2.2计算机软件系统2.3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2.4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2.5中央处理器2.6存储器2.7输入/输出设备2.8其他硬件设备2.9二进制编码及其运算2.10数制及其转换2.11数值数据的表示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学大纲汇编2.12字符的编码基本要求:一、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二、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三、了解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四、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转换方法;五、了解数值数据的表示及存储六、了解字符与汉字的编码;七、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八、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重点掌握内容: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数制转换。难点: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学时3.1操作系统概述3.2操作系统的分类3.3典型操作系统简介3.基础3.资源管理3.6文件与文件目录结构3.7程序与进程3.8硬盘管理3.系统环境设置3.附件常用工具基本要求:一、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简况及分类;二、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三、掌握典型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窗口、菜单、对话框、文件及文件夹、库、命令行方式)。
四、掌握控制面板、附件常用工具的使用。重点掌握内容: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难点:系统环境设置。Word文字处理软件学时4.1文字处理软件概述4.2文档的建立4.3文档的编辑4.4文档的格式化4.5表格的制作4.6图形的制作与编辑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学大纲汇编4.7图文混排4.8页面设置与打印基本要求:一、了解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简况。二、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文字编辑、排版、图文混排、表格建立与编辑、插入对象、图形的插入、页面设置与打印)。重点掌握内容:重点:文档格式编排、表格制作、图文混排、页面设置及打印。难点:图文混排、长文档的排版以及文档模板与样式的创建和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学时5.1电子表格软件概述5.2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5.3使用公式与函数5.4工作表的格式化5.5工作簿的操作5.6创建图表5.数据管理基本要求:一、了解软件的基本功能。二、熟练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建立工作表、格式化工作表、使用公式与函数、建立图表、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重点掌握内容:重点: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工作表的格式化、使用公式和函数、用图表表示数据、数据管理。
难点:特殊函数的使用及数据管理。文稿演示软件学时6.1文稿演示软件概述6.2幻灯片的制作与格式化6.3演示文稿外观的设置6.4设置动画和切换效果6.5插入音频、视频和图形6.6设置幻灯片放映基本要求:一、了解的基本功能。二、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方法(幻灯片建立、编辑、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幻灯片母版设计与使用、设置超链接、发送与打包)。三、了解将幻灯片文本转换为图形的方法。重点掌握内容: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学大纲汇编重点:幻灯片的制作及格式化、演示文稿外观的设置、动画效果以及超链接的设置。难点:高级动画设计、幻灯片母版设计。学时7.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发展7.2网络按覆盖范围与规模的基本分类7.3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7.4计算机网络硬件7.5计算机网络软件7.的起源与发展7.7中国的.的特点7.9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7.10域名系统7.提供的服务7.12接入.13网络基本测试命令基本要求:一、了解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二、了解网络按覆盖范围的基本分类;三、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四、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及TCP/IP协议的作用;五、了解局域网的功能与特点;六、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七、了解的特点;八、理解IP地址、网关和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九、理解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十、了解的常用服务。
重点掌握内容:重点:网络分类、网络组成、网络协议、网络基本测试命令、设置共享资源。难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IP地址结构和子网掩码。的应用学时8.1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8.2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8.3用收发电子邮件8.4WWW的基本概念8.5IE浏览器的使用8.6网络搜索引擎8.7文件传输服务8.8其他应用基本要求:一、了解的基本服务功能;二、熟练掌握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三、掌握浏览器选项的基本设置;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学大纲汇编四、熟练掌握浏览器收藏夹的基本使用;五、熟练掌握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六、了解在浏览器中访问FTP站点的基本操作;七、了解博客和SNS的使用;八、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九、掌握基本参数设置;十、熟练掌握 的基本操作; 十一、掌握 电子邮件管理的基本操作; 十二、掌握 联系人的使用。 重点掌握内容: 重点:电子邮件、WWW 浏览。
难点:各种应用协议。 学时9.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9.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及常用设备 9.3 图形图像处理工具 9.4 数字音频处理工具 9.5 视频处理工具 9.6 动画制作工具 9.7 文件压缩与解压缩工具 基本要求: 一、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多媒体设备的种类; 二、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常见多媒体文件的类别和文件格式; 四、了解常用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 掌握压缩工具的基本操作。 重点掌握内容: 重点: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的基本概念,常用媒体播放工具。 难点:同重点。 第10 学时10.1 信息安全概述 10.2 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 10.3 数据加密技术 10.4 数字签名技术 10.5 身份认证 10.6 防火墙技术 10.7 黑客攻防技术 10.8 系统更新与系统还原 10.9 网络道德与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 基本要求: 一、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 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教学大纲汇编 二、了解计算机安全的知识;三、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分类及防范; 四、了解典型计算机安全防护软件的功能和常用使用方法。 五、了解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概念和区别; 六、了解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七、了解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防火墙的概念; 八、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更新与还原。
九、了解网络道德规范与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 重点掌握内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及处理 难点:同重点。 三、课程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材:计算机基础(第二版).朱鸣华、孟华、张晓景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主要参考书: 1.朱鸣华.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朱鸣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第2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教学大纲制定者:朱鸣华、孟华、张晓景 2013 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