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绍
我神奇的通过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计算机博士夏令营,我特么一个学土木的。。。但是出于礼貌,怎么说人家老师找你聊,你得回邮件吧。于是一来二去计算机网络面试问题,周四,这个老师说周五十点电话聊,我只能说ok。
2.老师情况
本硕清华,美帝top20大学博士,不多说了牛的一比。
3.电话面试
上午10:03老师打来电话,先英文。
3.1 航班延误
问你一个学土木的为啥对航班延误空中管制有兴趣。我说是因为15年东三省数模。然后我发了论文,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做了主题报告。老师说那我们聊聊论文吧,于是问了几个算法上的问题,专业名词我听不太懂,大义就是某几个关键参数的设定以及创新之处,还问我看没看过航班延误相关外文论文。创新之处ok,但是外文论文没有。
3.2 算法
然后他就继续英文聊算法,我这个二把刀的英文加上半懂不懂的专业名词,听他说的很难受。但是问题还都听懂,他问了我看过什么书,用过什么语言。以及编程的一些经历。然后让我谈谈对算法优劣的认识。我说了精确度和效率,于是我把自己带到了坑里——算法复杂度。
3.3 复杂度与排序
我只知道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并不了解。然后他随口说,那你说说几种排序方法吧,以及他们的复杂度都是多少。这个我真的不太了解,硬着头皮说了五个(一共八个),然后他突然换了中文,问我希尔方法和选择计算机网络面试问题 跨专业(计算机)电话面试经验谈,冒泡,插入排序法的复杂度比较。这个我真不知道,我就知道O(N2),正好当时信号不好,含糊过去了。
3.4 自己的经历
然后老师说,你说说自己引以为傲的几次经历吧。我说了14年国赛数模不带指导老师拿国家二等奖,和17年年初人口预测论文压中今年的电工杯数模赛题和东三省数模赛题。老师说很好,然后问啥时候毕业,他以为我今年就毕业了,我说我明年。他说那不急,你把你之前的论文,材料给我发来吧。然后就over了,全长23分42秒。中间他用另一部电话接了两个电话,有效聊天时间约为22分。
4.总结
一、我的计算机概念基础距离科班出身的有着巨大差距。
二、学校背景老师很看中,土木背景老师很看重。老师原来是交通运输课题组的,由于港中文没有交通土木的系,于是来了计算机组。
三、英文还有待加强,老师不愧是本硕清华+海归,普通话和英文都非常纯正。
四、过几天还有可能与港校的土木老师视频,到时候再聊。
五、8.24 25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夏令营,这次结束后我会把7.1-7.8东南暑期学校和港中文深圳的两次经历总结一下计算机网络面试问题,写好分享给大家。